钩吻的功效与作用

目录

  • 钩吻的形态特征
  • 钩吻的功效与作用
  • 钩吻的用法用量
  • 钩吻的用药禁忌
  • 钩吻有毒吗
  • 钩吻的附方
钩吻又叫金勾吻、苦吻、毒极大茶叶、毒根、山砒霜,从这些别名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钩吻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植物,它的全草都是有毒的,并且不可以随意的使用 。实际上钩吻只要合理的利用,它是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的,尤其是在破积拔毒、祛瘀止痛杀虫止痒方面的效果非常好,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钩吻的药用知识 。
钩吻的功效与作用
钩吻的形态特征
常绿藤本,长约12m 。枝光滑,幼枝具细纵棱 。单叶对生;具短柄;叶片卵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5-12cm,宽2-6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 。聚伞花序多顶生,三叉分枝,苞片2,短三角形;萼片5,分离,长约3mm;花小,黄色,花冠漏斗形,先端5裂,内有淡红色斑点,裂片卵形,先端尖,较花筒短;雄蕊5;子房上位,2室,花柱丝状,柱头4裂 。蒴果卵状椭圆形,长10-14mm,直径6-8mm,下垂,基部有宿萼,果皮薄革质 。种子长圆形,多数,具刺状突起,边缘有翅 。花期5-11月,果期7月至翌年2月
钩吻的功效与作用
钩吻的功效与作用
性味
辛,苦,温,有毒 。
归经
归心、肺、大肠、小肠四经 。
钩吻的功效与作用
主治功效
破积拔毒,祛瘀止痛,杀虫止痒 。镇痛;镇静;抗炎;散瞳;抗肿瘤;毒性 。主治疥癞,湿疹,瘰疬,痈肿,疔疮,跌打损伤,风湿痹痛,神经痛 。
1.《本经》:主金疮,乳CE,中恶风,咳逆上气,水肿 。
2.《别录》:破症积,脚膝痹痛,四肢拘挛,恶疮疥虫 。
3.《蜀本草》:主喉痹咽中塞、声变,咳逆气,温中
4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祛风毒,洗螆癞 。
5.《本经逢原》:紫者破血积,青者破痰积 。
6.《岭南采药录》:不论根茎叶,以之煎水外洗,能散风热毒,洗疥癞及癣 。凡花柳毒、下疳,以之煎浓汁,浸二、三次 。

钩吻的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;或煎水洗;或烟熏 。

钩吻的用药禁忌
本品有剧毒,只作外用,切忌内服 。

钩吻有毒吗
钩吻的主要毒性成分为钩吻素子、钩吻素寅、钩吻素卯等 。其作用性质与北美钩吻中所含生物钩吻素甲、钩吻素乙相似,但毒力稍逊,钩吻素寅对家兔之最小致死量为0.8mg/kg 。中毒之主要症状为呼吸麻痹,轻者呼吸困难,重者死于呼吸停止 。致死量之钩吻素乙使动物呼吸停止后,心脏仍继续跳动,呼吸之抑制并非中枢性,去大脑或切断 迷走神经均不影响钩吻素乙对呼吸的抑制 。

钩吻的附方
①治疥癞:断肠草、白芷青黛、五倍子、枯矾、马前子、蛇退各二钱,片四分,松香、雄黄各一钱五分 。共为细末,以蜡油熔化和药膏贴之 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②治瘰疬:断肠草根,红老木薯,二味酌量 。共捣烂,用酸煎一小时取起,候冷敷患处,连敷三天 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③治痈疮肿毒:生断肠草四两,黄糖五钱 。共捣敷患处 。(《广西药植图志》)
④治痈疽:断肠草晒干研末后,混合凡士林,制成软膏敷患处 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⑤治远年臁疮:鲜大茶药一斤,煎水洗患处,日洗数次,洗后将药叶一张贴疮口 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读完上文中小编的介绍以后,大家是不是已经对于钩吻这种中药材有了一定了解了呢?小编这里需要提醒大家,因为钩吻是含毒的植物,因此在使用上并不适合食用,只能外用,否则将会引起中毒情况 。在外用用量的时候,大家也需要注意适量,最好在咨询过医生的建议以后,才能正确的使用,这样是比较安全的 。

【钩吻的功效与作用】

    推荐阅读